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解读: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应用三维设计软件,精心设计完成以后,相关机电管线就没碰撞了。
注意关键是工程师的能力,只要工程师能力强,没有BIM软件,照样没碰撞。
BIM只是件称手的兵器!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解读:BIM是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的简写
I信息(资料)才是精髓哦,模型只是一个载体。BIM文件集合几何、材质、工程量、图纸、工程量、施工管理、运维等信息等,不是只有几何信息哦。
误区指数:☆☆☆
解读:CAD是一个软件的事,而BIM不是一个软件的事,
CAD只是换了一个工具,而BIM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工具的事;
CAD更多的表现在设计层面,而BIM更在于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;
CAD更多的表现为使用者个人的事,而BIM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。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解读:好看管屁用啊,能吃吗?
能装逼!能让领导看着爽!
好吧,你赢了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解读:理论上,只要构件携带造价信息,就可以提出来汇总,
但是关键是造价信息想要做到准确非常困难,这是件庞大的事情,远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
解读:二维图纸能表达清楚的,为什么一定要用三维的呢?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解读:拜托,BIM不是一项工作,BIM只是一个概念。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解读:只是理论上可能,实际应用只能作为辅助
第一,建模精度得到位,想要做到这点工作量巨大,还不如传统做法;
第二:有些工程量是有计算规则的,不一定就需要非常准确的量。
误区指数:☆☆☆☆☆
解读:BIM不是一个人的事,需要现场人员深度配合完成
误区指数:☆☆
解读:BIM工程师只是用配置高一点的电脑工作,对电脑的了解程度跟大家差不多的。